黨的十八大以來,習近平總書記提出的“深入挖掘和闡發中華優秀傳統文化講仁愛、重民本、守誠信、崇正義、尚和合、求大同的時代價值,使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成為涵養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重要源泉”的總要求,為弘揚和普及優秀傳統文化、引導青少年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指明了前進方向。
教育如何讓國學“活”起來?
將國學經典元素融入校園文化“國學教育得從小抓起,濡染中提高人文素養”為方針,大力發掘學校文化內涵,讓“知書達禮”的學校文化蘊含在校園的環境建設中,蘊含在一個個具體的育人過程中,讓學生們學會讀書、學會做人,用濃郁的書香氣息,熏染出學子禮和謙美的君子品行。
“國學經典要誦讀,更要通過日常環境來烘托和提示,讓師生在潛移默化和耳濡目染中,逐漸形成滲透之勢,讓他們長期沉浸在濃厚的國學氛圍中。”許多學校在校園文化建設上,都將國學經典元素融入其中,打造國學育人環境,因為,這本身就是一種無聲似有聲的國學經典教育。
除了在學校大環境營造濃厚的國學氣氛,文翁還在小環境建設上狠下功夫。學校鼓勵班主任老師和孩子們一起布置教室。每個班圍繞德育主題,結合本班的實際,開動大家的智慧,一起設計教室,制作本中隊的標志,將最能體現班級風貌、將班級教育理念放在教室里,教室里的板報、圖書角、衛生角、中隊標志、文文書香格等都可以成為國學的教育陣地。學校的溫馨提示語、樹牌、各經典名稱,也來自學校師生,來自經典古籍。
還可以在課程設置中,學校把國學教育有機地納入課程體系中,增設校本課程——“國學”課,實施國學教育。學校以《弟子規》《論語》《朱子家訓》等經典中的名言古訓為載體,把學生引領到古典文化中去熏陶,去感受傳統文化和生命文化的魅力,指引學生的生命成長,培養學生的人文素養,提高學生的內涵修養,充分體現了“經典傳承文明,書香浸潤人生”的育人理念。
學生得以在優秀傳統文化中受到熏陶,從而健康快樂成長,同時也對學生進行了愛國主義思想教育。這些舉措加快了學校特色化發展進程,踐行傳統,構建和諧家庭、和諧校園,建起了一座沒有圍墻的“國學堂”,營造了濃郁的學習國學氛圍。
2016年投資什么比較賺錢?加盟聯想空間校園文化設計-聯想空間提供校園文化建設服務,包括校園文化設計,學校走廊文化,校園文化浮雕設計,校史館設計,學校園林景觀設計,功能主題室設計等服務,歡迎撥打聯想空間加盟咨詢熱線:0755-29558802
聯想空間將校園文化設計與學校辦學特色緊密結合起來,做到校園顯性的物質文化和隱性的精神文化高度統一,以人為本,強調人的參與性和互動性。以人作為主體參與的空間環境,賦予了空間環境以靈魂和生命。在校園文化的設計中注入創意的因子,加上新穎富有時代感的表現方式;更直觀、更具象、更為可感可觸地表現手法,為學生營造了一種全新、奇妙的視覺感受。讓學生體味微妙的思想意趣,激發他們的想象力和創造意識,提升他們的藝術品位和文化內涵。這些年隨著公司業務在全國市場的不斷擴展,聯想空間的創意設計、業務工程也隨之步入無數的校園之中,為學校和學生帶來美好的藝術享受和文化的浸染。
2016年投資什么比較賺錢?加盟聯想空間校園文化設計
校園文化設計的指導思想是什么?
校園文化設計是一個學校發展的靈魂。是凝聚人心。展示學校形象。提高學校文明程度的重要體現。為全面實施素質教育打下堅實的基礎,學校確立了"綠化、美化、凈化校園"、"形成健康、向上、優良的校風"、"開展豐富多彩、健康高雅的校園文化活動"、"充分發揮校園文化全面育人功能"的指導思想。
校園文化設計主要體現了:
第一:校園文化設計體現出小學生朝氣蓬勃、積極向上的精神風貌;
第二:校園文化設計體現出教師們踏實教學、大膽創新、潛心研究、共育新人的工作作風;
第三;校園文化設計,對師生進行講文明、端禮儀、重團結、思進取的德育教育;
第四:校園文化設計體現出學校的辦學理念和特色教育。
和諧校園文化的內涵和基本特征
所謂和諧校園,是指學校各種發展要素間的一種均衡有序、協調進步的和諧狀態,和諧校園的本質屬性是文化和諧,和諧校園建設的根本在于校園文化建設。和諧的校園文化既是構建和諧校園的基本目標與內涵,又是構建和諧校園的基本途徑與模式。
高校校園文化建設大致可分為硬環境建設和軟環境建設兩個方面。硬環境建設包括學校建筑、校園景觀等校園基礎性設施以及校園網絡、廣播電視等文化設施的建設。軟環境建設包括:良好的學術環境、良好的育人環境、良好的校園風尚等。
和諧校園文化的基本特征除具有校園文化的一般特征外,還應具有多元性、整合性、科學性和實踐性特征。
1、 多元性。和諧的校園文化是多元文化的共生共處,相互吸納、相互碰撞、相互借鑒,和諧共榮、繁花似錦的校園文化態勢。
2、整合性。高校與社會一樣,面臨著各種文化和思潮的滲透,和諧校園文化承擔著對外來文化、西方文化、傳統文化的整合并加以利用。
3、科學性。校園文化的建設,尤其是和諧校園文化建設必須是科學的、可持續發展的,這是科學發展觀的基本要求,也是高校自身發展的內在需要。
4、實踐性。“育人”是高校的核心和根本任務。通過和諧的校園文化建設,培養具有高尚的道德情操、健全的人格氣節、科學的文化素養、深厚的人文底蘊,有理想、有道德、有文化、有知識的新時代大學生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