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18全國兩會期間,傳統文化成為熱議的焦點。大家紛紛建議大力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,努力為人民過上美好生活提供豐富精神食糧。
3月6日,教育部部長陳寶生在接受央視記者采訪時表示,優秀傳統文化進校園要做好三件事。其中之一就是要建設校園文化。“如何讓校園成為學生們學習、交流和體驗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樂園?這是教育部一直探索的課題。我們正在做的一項工作,是把戲曲、傳統舞蹈、書法等優秀傳統文化中的要素引入校園,目前取得很大進展。未來,還要進一步做好這件事。”加強校園文化建設,要形成一個學生愿意學習優秀傳統文化,愿意體驗優秀傳統文化,愿意交流優秀傳統文化的環境。
陳部長認為,優秀傳統文化里面,包含中國人怎樣看待世界、怎樣看待生命,中國人的世界觀、人生觀、價值觀,有著非常豐富的資源,闡述得很系統。如果不能把這些繼承下來,學生的人生可能會發生方向的偏離。所以要建設校園文化,讓學校成為傳承和弘揚傳統文化的樂土,讓優秀的傳統文化指引學生樹立正確的三觀,走上正確的人生道路。
陳部長一直致力于將傳統文化引入校園,早在2017年兩會,他在回答記者相關提問時已對傳統文化進校園表達了肯定。他認為,傳統文化進校園第一件事是教材體系建設;第二件事是擴展校園文化;第三件事是加強研究和闡釋;最后一件事是推進國際傳播。
青少年是國家和民族的未來,校園是文化傳播和交流的平臺,建設優秀的校園文化,讓青少年受到文化的熏陶,是我們校園文化建設企業的職責所在。建設校園文化,傳承傳統文化,我們義不容辭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