一個成熟的蘋果看似光鮮美麗,卻離腐爛消失不會太遠,因為他不再生長。學校文化建設何嘗不是如此。沒有生長機能的校園文化,也將很快失去生命活力,結果不言而喻。
學校文化建設不只是為了樹立形象,更重要的是打造校園文化力,提升競爭力,將促師生及校園發展的理念認真貫徹到教育工作中來,營造“文化育人”的氛圍,使師生由行為的修整與規范,發展到意識浸潤,習慣養成,逐漸內化為無意識的自覺與自然,最終凝聚成文化的力量,促進師生及學校的發展。
學校文化建設應包括兩方面內容。一是硬環境建設,如高雅的建筑,現代化的教學設施,賞心悅目的綠化等;二是軟環境建設,如墻面、樓廊、櫥窗的環境布置,班級文化、組室文化的開展,制度文化的構建,校園文化活動等。顯然后者更為重要。校園文化應是一個學校物質文化和精神文化的總稱。其中,物質文化是校園的表層結構,而精神文化則是校園文化的深層結構。
通過加強校園文化活動的基礎設施建設,創新校園文化活動的內容,拓展校園文化活動,努力構建并不斷完善與時俱進的、具有濃厚育人氛圍和鮮明辦學特色的校園文化體系,使我園校園文化品牌識別持久“保鮮”,朝著正規化、多樣化、群體化、藝術化方向發展,使校園成為成長樂園、身心健康的沃土。